
12月18日,17级艺术与科技专业设计基础课程作业展在文科楼一楼展厅举行。此次参展作品分别来自艺科1701和1702班,共计50余份作业。
“设计基础”课是在我院深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精神指导下,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修订后的一门全新课程,旨在加强传统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使基础训练的目的性更加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实现由绘画向设计过渡”。具体措施有:1)强调工具作图,避免随意性,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绘画思维”。2)强调写生,锻炼学生造型能力。3)表现对象以身边事物或场景为主,例如:校园建筑景观,此举可有效避免抄袭现象,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4)作业在纸张规格及绘图工具方面均有严格限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5)课后大作业与课堂小练习相结合,既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可以避免学生课后“磨”作业,搞表面效果。6)课程作业模块化设置,相互间有穿插和呼应。7)重视作业品评环节。每次课后作业均集中点评,并挑选优秀作业上墙展示。
该课程作业展已连续举办三届,本届展览有四大亮点:将作业进行画框装裱展示;将作业图案通过网络定制个性化商品;将优秀作业编辑成册,留学院资料室存档;本次展览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及时对外发布。
通过举办作业展,近几届学生作业质量有明显提升。此次参展作品均来自大一新生,是他们进入大学后经历的第一个作业展,从展品准备、展具采购、商品定制再到现场布展,大家都全员参与,热情高涨。
本届设计基础课作业内容分为四大模块:黑白构成、色彩世界、精微素描和传统图案,该课程教学仍处摸索阶段。举办此类展览,无论对于学生还是任课教师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总结。希望籍此形成教学、展览、教改良性互动,积极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该课程由美术系的罗祎波和艺术与科技系的朱仁洲两位老师联合授课。
(作者:朱仁洲,摄影:朱仁洲,审核: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