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在文科楼一楼大厅,学院举行了2016级艺术与科技专业基础课程作业展。此次参展作品分别来自艺科1601班和1602班学生的基础课程作业,共计50余份。
课程作业展以作品集形式呈现,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速写、精微素描、立方体加减、大师作品解读等六大模块。所有作业包括最后装订都要求学生纯手工完成。
“设计基础及造型基础”这两门课是在学院基础教学改革精神指导下,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修订后的全新课程,旨在加强传统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衔接,使基础训练目的性更加明确。该课程教学目标是“实现由绘画向设计过渡”。具体措施:1)强调工具作图,避免随意性,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绘画思维”。2)将绘画、制图与制作三者整合,即采用素描、速写、工程制图及模型制作等四种手法表现同一个对象或场景。3)表现对象以身边事物或场景为主,例如:校园建筑景观,此举有效避免抄袭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4)表现对象以人工环境或人造事物为主,通过多种表现手段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5)同一对象或场景采用多种手段反复表现。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场景不变,变换视角或光线来表现;二是场景不变,变换表现手法,例如:以“校园建筑局部”为母题,采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手段表现,锻炼学生图案表达能力。6)课后大作业与课堂小练习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避免学生课后“磨”作业,搞表面效果。让学生的造型能力得到切实有效锻炼。7)重视作业品评环节。每次课后作业均集中点评,并挑选优秀作业上墙展示。期末作业集中交流,适时举办展览。我院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仍处在摸索当中,可谓任重而道远。
该课程由美术系的罗祎波和艺术与科技系的朱仁洲两位老师联合授课。
(作者及摄影:朱仁洲:单位: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审核:陈建华)